教師自評表

壹、基本資料

教師姓名:__________ 任教年級:_____ 任教科目:__________ 日期:_________

貳、填寫說明

本自評表的目的係為了協助您自我覺察平日課程教學、班級經營與專業研修上的優缺點,進而產生自我成長的作用。為達自我診斷之目的,請您在閱讀完評鑑指標後,慎重勾選最能真實代表您平日課程教學、班級經營與專業研修表現情形的欄位:如您「總是」表現出該教學行為(有8成以上的信心),請在「推薦」一欄打勾;「經常」表現出該教學行為(有6成至8成的信心),請在「通過」一欄打勾;;「偶而」或「很少」表現出該教學行為(6成以下的信心),請在「待改進」一欄打勾。然後在後面的意見陳述中,具體補充說明您整體表現的優劣得失以及自我成長的構想。

層面

評鑑指標 / 檢核重點

評量
推薦 通過 待改進

A.

A-1參照課程綱要與學生特質明訂教學目標,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。      

A-1-1參照課程綱要與學生特質明訂教學目標,並研擬教學計畫或個別化教育計畫(IEP)

     
A-1-2依據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,選編適合之教材。      
A-2掌握教材內容,實施教學活動,促進學生學習。      

A-2-1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,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。

     

A-2-2清晰呈現教材內容,協助學生習得重要概念、原則或技能。

     

A-2-3提供適當的練習或活動,以理解或熟練學習內容。

     

A-2-4完成每個學習活動後,適時歸納或總結學習重點。

     
A-3運用適切教學策略與溝通技巧,幫助學生學習。      

A-3-1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,引導學生思考、討論或實作。

     

A-3-2教學活動中能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。

     

A-3-3運用口語、非口語、教室走動等溝通技巧,幫助學生學習。

     
A-4運用多元評量方式,評估學生能力與提供學習回饋,並調整教學。      

A-4-1運用多元評量方式,評估學生學習成效。

     

A-4-2分析評量結果,適時提供學生適切的學習回饋。

     

A-4-3根據評量結果,調整教學。

     

A-4-4運用評量結果,規劃實施充實或補強性課程。(選用)

     

B.

B-1建立課堂規範,並適切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。      

B-1-1建立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課堂規範。

     

B-1-2適切引導或回應學生的行為表現。

     

B-2安排學習情境,促進師生互動。

     

B-2-1 安排適切的教學環境與設施,促進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。

     

B-2-2營造溫暖的學習氣氛,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關係。

     
B-3了解學生個別差異,協助學生適性發展。      

B-3-1建立並分析學生輔導的相關資料,了解學生差異。

     

B-3-2運用學生輔導的相關資料,有效引導學生適性發展。

     
B-4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。      

B-4-1運用多元溝通方式,向家長說明教學、評量與班級經營理念及做法。

     
B-4-2通知家長有關學生在校學習、生活及其他表現情形,促進家長共同關心和協助學生學習與發展。      

C.

C-1參與教育研究、致力專業成長。      
C-1-1.規劃個人專業成長計畫,並確實執行。      
C-1-2.參與教育研習、進修與研究,並將所學融入專業實踐。      
C-1-3分享或發表專業實踐或研究的成果。(選用)      
C-2參與學校事務,展現協作與影響力。      
C-2-1參與學校相關教學、輔導或行政事務,建立同儕合作關係。      
C-2-2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持續對話、合作、分享與省思,促進學生學習與學校發展。      
C-2-3發揮教師專業影響力,支持、協助與促進同儕專業表現。      
C-2-4運用或整合社區資源,建立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夥伴關係。(選用)      
    1我的優點或特色是:

 

  2我尚可成長和改進的空間的是:

 

  3我成長的構想是:

 

意見陳述(請就上述勾選狀況提供文字上之說明,如果空白不夠填寫,請自行加頁):